新闻资讯

新闻中心

热门产品

铸件百科


淬火与回火,形影不离的铸钢工艺

发布时间:2020-06-22

 

1

什么是淬火?
 
 

 

 

淬火是将铸钢件加热到奥氏体化后,保持一定时间后以适当方式冷却,获得马氏体或贝氏体组织的热处理工艺。铸钢件淬火后应及时进行回火处理,以消除淬火应力及获得所需综合力学性能。

 

淬火的目的:

1)提高金属成材或零件的机械性能。例如:提高工具、轴承等的硬度和耐磨性,提高弹簧的弹性极限,提高轴类零件的综合机械性能等。 

2)改善某些特殊钢的材料性能或化学性能。如提高不锈钢的耐蚀性,增加磁钢的永磁性等。 

 

淬火冷却时,除需合理选用淬火介质外,还要有正确的淬火方法,常用的淬火方法,主要有单液淬火,双液淬火,分级淬火、等温淬火,局部淬火等。

 

 

钢铁工件在淬火后具有以下特点: 

① 得到了马氏体、贝氏体、残余奥氏体等不平衡(即不稳定)组织。 

② 存在较大内应力。 

③ 力学性能不能满足要求。因此,钢铁工件淬火后一般都要经过回火。

 

 

2
什么是回火?
 
 

 

 

回火是将淬火后的金属成材或零件加热到某一温度,保温一定时间后,以一定方式冷却的热处理工艺,回火是淬火后紧接着进行的一种操作,通常也是工件进行热处理的最后一道工序,因而把淬火和回火的联合工艺称为最终处理。

 

淬火与回火的主要目的是: 

1)减少内应力和降低脆性,淬火件存在着很大的应力和脆性,如没有及时回火往往会产生变形甚至开裂。 

2)调整工件的机械性能,工件淬火后,硬度高,脆性大,为了满足各种工件不同的性能要求,可以通过回火来调整,硬度,强度,塑性和韧性。 

3)稳定工件尺寸。通过回火可使金相组织趋于稳定,以保证在以后的使用过程中不再发生变形。 

4)改善某些合金钢的切削性能。 

 

 

回火的作用在于: 

提高组织稳定性,使工件在使用过程中不再发生组织转变,从而使工件几何尺寸和性能保持稳定。 

消除内应力,以便改善工件的使用性能并稳定工件几何尺寸。 

调整钢铁的力学性能以满足使用要求。 

 

回火之所以具有这些作用,是因为温度升高时,原子活动能力增强,钢铁中的铁、碳和其他合金元素的原子可以较快地进行扩散,实现原子的重新排列组合,从而使不稳定的不平衡组织逐步转变为稳定的平衡组织。内应力的消除还与温度升高时金属强度降低有关。一般钢铁回火时,硬度和强度下降,塑性提高。回火温度越高,这些力学性能的变化越大。有些合金元素含量较高的合金钢,在某一温度范围回火时,会析出一些颗粒细小的金属化合物,使强度和硬度上升。这种现象称为二次硬化。

新闻资讯